【
中國制藥網 專家觀點】近日,來自海內外的7位院士們分別通過主旨演講和主題討論,就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生物醫藥投資發展機遇與路徑等話題激情碰撞,探討生物醫藥產業的未來,并積極為坪山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加圖·洛朗森院士帶來的“再生技術”,引起眾多關注。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Cato T.Laurencin(加圖·洛朗森)
美國工程院、醫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987年獲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是世界著名的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專家、骨外科醫生、再生工程創始人。
“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再生細胞和干細胞領域,希望能夠把活細胞進行重新的編程和應用,讓受傷組織恢復它已有的功能。這項技術曾獲得被譽為美國醫學界奧斯卡的國際醫學獎。
不論是轉化醫學還是再生工程,都是將基礎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連接起來的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深圳在這個方面表現出極大的動力,政府正在生物醫學研究上投入巨資,力爭成為全球領域的引領者,而坪山具有的各種優勢與條件,讓我最終做出了選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
腫瘤藥理學家,1992年畢業于日本國立九州大學,獲博士學位,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院長。
“要做真正的創新,一定要注重基礎研究,深圳在這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而對于坪山來說,可以從搭建一個政府支持的公共平臺著手,不斷完善各種功能,包括生物藥品及技術的基本測試,以及一些大型的科研儀器,讓企業的各種研發需求在坪山就能得到滿足,這也有利于吸引企業落戶和幫助企業成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德岳
高分子化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2002年獲比利時Leuven天主教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化學治療是目前治療癌癥最有效的方法,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點與問題,如容易誘導耐藥性、副作用強等,為此我們提出了小分子納米藥的概念,并進行了動物實驗,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正在爭取盡快走向臨床,希望在坪山能夠建立一個轉化的平臺。”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學敏
1995年在軍事醫學科學院獲博士學位。先后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基金委“腫瘤生物學”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等。
“現在一些重大疾病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只能通過創新來嘗試解決,而在這方面深圳優勢明顯,由于深圳不斷加大機制創新,完善創新政策,在別的地方做不了的、做不成的、做得慢的,到深圳來就可以加快走向臨床。”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孫勇奎
1983年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留學,獲化學博士學位,曾獲得英國化學工程師協會阿斯利康綠色化學與工程優秀獎、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等,2016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
“新藥研發需要各種各樣的基礎科學支持,以及一個優良的研發生態環境,而研發環境我認為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大平臺來解決,以此縮短時間周期,加速新藥研制,同時吸引一些創新人才,讓他們專注在自己領域的發展。”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趙曉斌
南開大學高分子研究所醫用材料方向博士,英國史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生物工程系、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向博士。現任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特許化學師。
“坪山國家生物醫藥基地的發展,可以借鑒澳大利亞的做法,從外面積極引進優質項目,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提升進入市場后的成功率,從而加快基地的壯大發展。”
★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韓忠朝
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并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負責人,于2006年當選為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干細胞和免疫細胞開創了一個新的治療途徑或者治療手段,為現在醫學很難治愈的一些疾病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治療效果。干細胞再生醫學,加上免疫細胞,將是醫學的革命,會有非常大的臨床應用前景,坪山應注重這類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引進。”
原標題:激情思想碰撞探討生物醫藥產業未來
全程教您使用APP(制藥通),抓住藥機商機